结束18年霸主地位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正式易主

时间: 2025-04-06 04:49:13 |   作者: 纽扣

product description

  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厂家一路高歌猛进;另一方面却是传统汽车巨头销量疲软或大幅下滑。

  按照比亚迪的这个增长趋势,2025年销量突破500万大关基本上没什么悬念了。

  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业绩,虽然上汽集团终端交付量为463.9万辆,但其实际的批发销量只有401万辆,同比下降20.7%。

  这意味着2024年比亚迪的批发销量已超越上汽集团的销量,正式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大汽车集团。

  一汽集团的最终销量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他们内部的数据,2024年整车销量大约是320万辆。

  这几年时间奇瑞汽车表现也非常迅猛,在出口的拉动之下,2024年他们的全年销量达到260.39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8.4%。

  2024年全年长安汽车销量223万辆,同比增长6.7%,这个增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目前东风汽车集团最终的销量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他们内部会议透露的数据,全年汽车销量大约是248万辆,同比增长大约是2.5%。

  一直以来吉利汽车集团的表现都很稳定,他们旗下拥有多个品牌汽车,在全系发力之下,2024年全年他们的销量达到217万辆,同比增长也高达32%。

  相对来说,上汽集团的销量就有点乏力,全年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0.7%,这跟比亚迪、吉利以及奇瑞差距确实很大。

  也正因为全年跌幅很明显,上汽集团也正式将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的宝座给让给了比亚迪。

  要知道过去18年,上汽集团的整体销量一直雄居全国第一,他们已连续18年成为全国汽车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

  经过多年的积累,作为一个老品牌,他们有品牌优势,生产线优势,人才优势,供应链优势。

  可以说上汽集团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相对于另外的品牌来说,他们有更大的优势。

  但为什么上汽集团2024年表现这么糟糕,还把连续霸占了18年的第一大汽车集团交椅让给了比亚迪呢?

  比如2024年广汽集团的销量就比较糟糕,根据广汽集团的预计,全年的销量大概是200.3万辆,同比下降将超过20%。

  至于北汽集团最终的销量是多少,目前数据还没有出来,但1~11月份北京汽车集团的销量是153.30万辆,全年的销量估计也就170万辆左右,跟去年应该差不多。

  而根据东风集团的测算,全年销量大约是248万辆,同比增长大约是2.5%。

  虽然长安汽车集团表现不像头部企业那么迅猛,但2024年他们仍就保持了6.7%的增长,这个增速也算勉强算合格。

  奇瑞集团目前是由芜湖国资控股的一家汽车集团,但是2024年他们却获得了38.4%的增速。

  通过对比这些国企汽车巨头的表现,汽车销量表现如何跟国企身份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至于为什么这种优势没有能够转化为市场优势,我觉得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国企内部的管理和理念问题。

  从实际情况去看,目前很多国企汽车巨头的理念或者反应速度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比如上汽奥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车奥迪、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北京奔驰等等。

  背靠这些合资品牌,这些国企巨头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去研发,只需要把汽车产出,就可以销售出去了。

  而且以前国内的汽车行业竞争没那么激烈,再加上国内需求又迅猛发展,这些汽车巨头躺着就能赚钱,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危机意识。

  这几年,国内汽车行业正经历了深度的变革,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的市场已是一个大趋势。

  然而一些国企的高层们前几年却对新能源汽车嗤之以鼻,认为新能源汽车没什么技术上的含金量,而且劣势很明显,激不起多大的浪花。

  也正因为如此,前几年很多国企汽车巨头都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搞新能源汽车研发。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慢慢的升高,这些传统汽车巨头市场占有率逐渐被侵蚀,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才想起来要拥抱新能源汽车,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

  相对而言,一些民营汽车巨头,比如吉利汽车对行业的预判就更加准确,所以他们才能够积极转型并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这几年汽车行业的变革不仅仅是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更是从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变。

  很多国内汽车厂家都对汽车进行重塑,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人车互动,彩电冰箱大沙发等各种花样层出不穷。

  对这些创新,一些老品牌可能觉得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但其实这些功能完全是顺应年轻人的需求而开发出来的,这叫作顺应市场。

  他们仍然沉醉在自己的“卖方市场”当中不可自拔,结果慢慢就被年轻消费者给抛弃了。

  前面我们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战略上的问题,但面对当前这种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汽车企业不仅要有明确的战略定位,更关键的是要有强大的执行力。

  很多国企都是按部就班,层层审核,甚至有一些汽车巨头总部领导远离一线,结果导致很多国企的执行力都很低。

  比如比亚迪这几年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不仅因为他们战略清晰,早就锚定了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执行力非常强悍,一旦认定一个事情,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很快就能够落实下去,这才能确保他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保持领先。

  所以比亚迪超过上汽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表面看是他们赶上了时代的红利,是运气好。

  但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内部的势能,这种势能包括清晰的战略定位、大量的人才支撑,大量的科研投入,以及强大的执行力。

  只要这些内部势能存在,就算比亚迪突然一无所有,重新开始,我相信他们照样能够迅速崛起。

  这就像小米汽车一样,这几年汽车行业竞争很激烈,很多人都觉得在这片红海当中不可能有机会了。

  但小米汽车2021年才成立,仅仅利用三年时间就成功推出了爆款,全年销量超过十几万。

  为什么小米能够在竞争如此残酷的环境当中脱颖而出呢?小米身上以及雷军身上有很多东西都值得一些国企汽车巨头的领导们认真去学习。